承学网|核左移、核右移
05月13
0评论 来源:引自互联网

定义:

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称为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6%,称轻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

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

 

常见疾病:

核左移:常见于细菌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及粒细胞白血病等。

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的现象,则提示预后不良。

 

再生性核左移与退行性核左移

再生性左移: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尤其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

 

例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提示()

A.过敏

B.脱水

C.失血

D.感染严重

E.酸中毒

【答案】D承学网

解析: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快点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 还可以输入500 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