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学网|CPA一年考几科最合适?科目如何搭配通过率才更高?90%考生都适用!
03月24
0评论 来源:引用互联网

2023考季CPA报名即将开启!如果你决定考CPA,就一定要先决定好报几科和报哪几科!

如果报考科目比较多,会导致时间紧张,压力大,通过情况可能不理想。如果报考科目较少,而备考战线拉得太长,也会导致大家学习兴趣不高,效率降低。

所以承学网提醒大家: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考几门,考哪几门啊!

具体情况分又为两种:一是自身基础;二是备考时间。来听承学网给大家分析分析吧!

01报考科目需难易结合

从通过率来看:会计>财管>审计>税法>经济法>战略 

会计、审计、财管仍然是三座大山,此外,不同背景的考生,对CPA各科的难易感觉也不太一样。

如果是财会类专业的考生,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可能是比较拿手的科目,但是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可能就相对难一些。

如果是法学专业的考生,拿手的科目可能就是经济法、税法,但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就可能是较大的挑战。

如果是有事务所工作经验的考生,可能觉得审计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么难。

如果是经济类专业的考生,可能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有较大的把握。

如果是非财会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零基础考生,那么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将是很大的挑战,另外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也可能不轻松。

五星级难度:会计、审计、财管

会计:作为注会科目的老大哥,会计科目内容多,难度大,但幸运的是,会计知识点的模块化较为明显,需要加强各个模块主观题的训练。

审计:科目内容多,知识点细碎,虽然每一个小知识点只有1-2分,但正是这样的小分值的累计才有了最后的60分+。因此,理解、记忆、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特别要加强对于函证、监盘、集团报表审计、独立性等高频考点的记忆。

财管:在所有学科中,财管所需的做题投入比例最高,因为财管考试有80%左右都是计算题,单单理解原理、记住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理解。

承学网提示:“会计、审计、财管”一直被我们称为CPA的三座大山,原因就是会计和审计内容繁多,且知识点较难理解;财管常常伴随的大量计算,让很多考生感到头痛。因此尽量避免三者在同一年报考。

四星级难度:税法、经济法、战略

税法:税法知识更加细碎,有更多细小的规定需要你反复温习、对比记忆,这样才能保证客观题不丢分。税法对于计算的精准度要求也特别高,一定要大量、反复做真题,提高熟练度。

经济法:经济法在六门考试的记忆比重是最高的,不同法律的理解及对比辨析、重要法条的关键词总结及法条的背诵才是突破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关键;

战略:战略也是一门需要同学们花精力去记忆文字的科目,只要你肯背,就一定能拿分!备考战略需要有整体的框架感,这样才不会在茫茫文字中失去方向。

承学网提示:“税法、经济法、战略”相对来说稍稍容易一些,都是偏记忆的科目,但近两年的考题越来越偏向热点,喜欢考新、考变,所以也不容小觑。

在报考搭配时,尽量避免先报考所有较难的科目,再来报考简单科目的策略,最好交叉报考。

02 优先“3+3模式”

在不考虑备考时间的情况下,一般建议3+3模式,也就是一年三科,两年稳过六科。

建议千万不要一年报考六科,压力太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一般而言,会计需要400-500个小时;审计需要350-450个小时;财管需要350-450小时;税法需要250-350个小时;经济法需要250-350个小时;战略需要180-250个小时


你可以估算一下自己可以用来备考的有效时间,决定考几门。

如果时间不充足的话,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参考如下:

报考一科:会计

会计是CPA考试中最核心的一个科目,其他科目和会计或多或少都有联系,学好会计,有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如果只考一门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先把会计拿下。

报考两科建议:

①会计+税法

②会计+审计

③会计+财管

会计+审计、会计+财管的搭配,压力是比较大的,不仅仅是听课、消化需要的时间长,同样刷题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如果备考时间相对不是那么充裕,建议会计+税法,因为税法与会计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你自身的财会工作也是相关的。

报考三科建议:

①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

②会计+财管+经济法/战略

③会计+税法+经济法/战略

时间充足一点的,可以在会计+审计或是会计+财管的基础上,搭配两法或战略,但是如果你打算报考会计+财管的,那么建议可以再搭配一门经济法或是战略,不太建议第三门选择税法,因为会计、财管、税法都是偏计算的,可以搭配偏记忆的科目。

另外一种选择就是会计+税法,再搭配一门偏记忆的经济法或是战略,这种策略会更加保守一点。


快点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 还可以输入500 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