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学网分享 护士资格考试常用计算总结
04月30
0评论 来源:互联网

承学网分享 护士资格考试常用计算总结

 

护士资格考试的计算题一直是各位考生的痛点,在此承学网小编就整理了下面这些高频的公式总结,希望大家能在考前做个临时加/承学网整理强记忆,别到考场后一紧张就忘了。但是即便一时忘了也不要紧张,跳过本题继续往下做,做完简单题目后,再返回做这类难题,这样既不浪费时间,也能确保基础分不丢。

 

吸氧浓度和氧流量换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² 

基础代谢率 

BMR=脉率+脉压-111

钾溶液量

钾溶液量=补液量×0.3%÷钾溶液浓度

烧伤面积计算

烧伤记忆口诀: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其中,儿童头大,下肢小,可按下法计算烧伤面积:头颈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

手掌法:病人并指的掌面约占体表面积的1%,若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手大小相近,可用医务人员的手掌来估计。此法用于小面积烧伤。

烧伤分级(三度四分法)

一度:又称红斑烧伤。无水疱,烧灼痒痛,皮肤红斑。

浅二度:有水疱,水疱较大、壁薄,基底潮红,剧痛。

深二度:水疱较小,疱壁厚,基底红白相间,拔毛样痛,可见网状血管栓塞。

三度:无水疱,皮革样创面,焦痂,痂下有树枝样栓塞的血管,无痛觉,复合后有瘢痕,影响功能。

(一度无疱灼痛痒,浅二水疱有剧痛,深二疱小痛较迟,三度焦痂痛觉失)

烧伤患者补液量计算 

第1个24h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Ⅱ度、Ⅲ度%)×1.5ml(儿童为1.8ml,婴儿为2ml)+2000ml(每日生理需要量,儿童60-80ml/kg,婴儿100ml/kg)

第2个24h补液量=第1个24小时计算量×(1/2)+2000ml(每日生理需水量)

小儿体重计算

3-12月龄:体重(kg)=[年龄(月)+9]÷2

 1-6岁: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体重(kg)=[年龄(岁)×7-5] ÷2

小儿身高(长)计算 

出生:身高(cm)=50

12月龄:身高(cm)=75

2-6岁:身高(cm)=年龄(岁)×7+75

7-10岁:身高(cm)=年龄(岁)×6+80

2岁以后血压 

新生儿:收缩压平均60-70mmHg(8.0-9.3kPa)

1岁:收缩压70-80mmHg(9.3-10.7kPa)

2岁以后:收缩压(mmHg)=年龄×2+80mmHg(年龄×0.26+10.7kPa)

舒张压=收缩压×2/3 

小儿体液疗法

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

预产期推算 

阳历: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

阴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胎儿身长计算 

妊娠前5个月:胎儿身长(cm)= (妊娠月数)²

妊娠后5个月:胎儿身长(cm)= 妊娠月数×5。

快点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 还可以输入500 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