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方向
某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工艺顺序需连续经过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丁车间的生产才能完成。该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编制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计划。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各车间生产计划如下:丁车间出产量为2500件,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为50件,期末在制品定额为300件,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为150件;丙车间投入量为3000件;乙车间半成品外销量为1000件,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为400件,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为200件。
1.【案例分析题】该企业用在制品定额作为调节生产任务数量的标准,作用是( )。
A.保证车间之间的衔接B.保证生产空间要求C.保证产品质量要求D.保证生产安全
某原材料企业采用定量库存控制系统对存货进行管理,该原材料的年需求量为2000吨,单价为10000元/吨,单次订购成本为300元,每吨原材料的年持有成本占原材料价值的百分比为0.3%。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案例分析题】定量库存控制系统的特点包括( )。
A.盘点周期不确定
B.每次订购的批量变化
C.相邻两次订购的间隔时间变动
D.订购提前期基本不变
3.【案例分析题】该企业的经济订购批量为( )吨。
A400
B300
C200
D100
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本题的考点为第5章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中在制品定额法相关内容。根据大量大批生产的特点,用在制品定额作为调节生产任务数量的标准,以保证车间之间的衔接。故选A。
2.ACD【解析】本题考点为第6章定量库存控制系统特点。包括:①盘点周期不确定。②每次订购的批量通常固定不变。③相邻两次订购的间隔时间变动,这种变动取决于需求量的变化情况。④订购提前期基本不变。故选ACD。
3.C【解析】本题考点为第6章经济订购批量的计算。根据公式,代入相关数值,得
。故选C。
人力资源方向
1.【单项选择题】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时,劳动者依法申请支付令的对象是( )。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法院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C. 劳动行政部门
D.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2.【单项选择题】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是( )。
A.两种劳动力市场存在工作条件差异
B. 两种劳动力市场存在工资福利水平差异
C. 两种劳动力市场存在技能要求差异
D. 两种劳动力市场存在工作保障性差异
3.【单项选择题】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时,其计算标准是( )。
A. 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2×国家规定的比例
B. 本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国家规定的比例
C. 本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0.8×国家规定的比例
D. 本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国家规定的比例
答案与解析:
1.A【解析】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故选A。
2.C【解析】贫穷、歧视以及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的技能缺乏是造成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故选C
3.B【解析】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故选B。